序列号:20200121AS000640
中文名:贵州省安顺市苗族小花苗彩色染几何卷草龙纹蜡染刺绣对襟上轿衣
英文名:
保藏地点:蜡染博物馆
尺寸:上衣长147高54
工艺:彩色蜡染/手织布/刺绣
材质:棉/丝
年代:清-民国
简述:[erphpdown]《黔南识略•贵阳府》记今安顺、平坝一带“花苗”:“裳服先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染去蜡而花现。衣袖、领缘皆用五色绒线刺棉为饰,裙亦刺花,故曰花苗”。
馆藏的这件苗族女上衣,为清末时期安顺花苗典型女装。此款式从安顺县到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县都有分布,安顺郊区黑石头村是代表产地。衣领为全真丝刺绣,肩部、衣袖、衣背为彩色蜡染棉布,肩部至后背拼接的整片蜡染棉布由点线面形成几何图形及卷草龙纹组成的纹样是其固定的装饰图案,其形制宽大短肥,衣长54cm, 两袖通长147cm, 整个衣领和前襟部位是由一片蜡染手织布布直裁而成,大领对襟,穿时做交领状,领子后倾。服饰整体造型为T字形,两袖腋下梯形剪裁插片使服装呈蝙蝠袖造型。对于苗族妇女而言,早期制衣所用的布料多是传统织布机织造,面料的珍贵,使得服装的尺寸大小、分割结构线都与布幅宽度有着很大的关联,安顺花苗女上衣裁剪的巧妙之处在于,两个蝙蝠袖造型的袖子是由同一块布折叠裁剪而成,最大的限度利用面料避免造成浪费。
安顺花苗盛装穿着时会先盘发,头戴半月形红木梳,内绕捻发,外绾银链护头围数圈,木梳尖稍露于外,后脑插银质簪子;上着彩色蜡染盛装或红缎刺绣盛装,穿着时衣服从背面看领襟较高,往往会多层叠穿,将蓝色便装套穿在内;下装为一整幅长方形青黑布料制成的长裙,围裹穿着,裙摆下端多用蜡染及刺绣制作一道宽20厘米左右的花段装饰,裙长一丈二,穿着时需在两胯及正面打褶;裙外穿白色围腰,围腰可起到掩盖衣服和裙子交界处痕迹的作用,围腰右侧和底边装饰多条蜡染及刺绣花饰,用织花腰带系紧,上衣摆交襟扎与腰带内,后衣摆露于裙外,腰带于腰后或腰两侧打结系扎,两端挑花和多色流苏自然垂落于上衣外为饰。
[/erphpdown]
付费阅读全文,请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